24層的國際飯店一度是中國人的驕傲。早在國際飯店建設施工時,投資方四行儲蓄會會長吳鼎昌和飯店首任經(jīng)理盧壽聯(lián)就開始謀劃員工招募培訓事宜。根據(jù)飯店經(jīng)營與規(guī)模,欲建設一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能接受現(xiàn)代化管理、具較強應變能力、技術過硬和能熟練操持英語的員工隊伍。飯店通過上海各大報刊刊登“國人自建遠東最高樓于靜安寺路即將開業(yè),招聘具有中學程度侍應生(即服務員)”的招聘廣告。廣告一見報,因待遇不薄且每月發(fā)兩次薪水,應試者蜂擁而至。上世紀!"年代,高中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知識分子,高中生的加入,保證了應聘人員的文化素質(zhì)。
隨后國際飯店委托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創(chuàng)辦的中華職業(yè)教育社舉辦應聘考試�?荚嚪止P試和口試。筆試即語數(shù)外加綜合常識�?谠噭t為智能與態(tài)度應對等項。通過初試復試和決試三階段篩選,飯店在眾多應聘者中錄取了)72名作為首批侍應生,可謂百里挑一。盧壽聯(lián)深深懂得高水準服務對飯店成功經(jīng)營的意義。為了讓侍應生適應今后工作環(huán)境和節(jié)奏,他高價租下常德路新閘路一幢洋房,建立“侍應生訓練所”。有人不解:侍應生又不是上層管理人士,值得如此高投入?盧壽聯(lián)堅定認為:創(chuàng)造一流服務,就需要一流的第一線員工。自身若沒有生活體驗,如何能明白客人需求?玉不琢不成器。培訓課程安排非常緊湊,中華職教社排出最強教師陣容,由美籍教師羅旭脫太太教授英語,著名戲劇理論家洪深等也應邀執(zhí)教,對這72名侍應生作集中、系統(tǒng)、正規(guī)、嚴格的強化訓練。每天清晨時起床,在哨聲中集合出早操。訓練完畢,8個人一桌吃早餐。餐后掃地、倒痰盂、揩樓梯、清潔教室臥室。上午8時45分開始上課。午餐時間12時。下午1時繼續(xù)上課到4時。5時至6時課外體育運動。6時晚餐。晚上6時30分至8時夜自習。8時30分就寢。侍應生業(yè)務訓練課目極重實際,分學科:精神講話、應用文、外語、侍應學、中西菜譜及酒譜、心理學、賬務須知等;術科:體育訓練、勞動訓練、技術訓練、參觀實習等。培訓歷時,9個月,飯店遵循“嚴師出高徒”祖訓,考試頻繁,處罰嚴厲。
飯店還不惜工本聘請滬上一流猶太西服師,為他們定做制服,展示出上海旅館業(yè)從未有過的新奇與氣派。當首屆侍應生列隊行走在大街上,不凡氣質(zhì),配上挺刮的高級燕尾服、閃亮的帆船店徽,一時轟動上海灘。飯店開業(yè)后,針對中國旅館業(yè)人才缺乏狀況,第二任經(jīng)理林勉之敢于打破常規(guī),從滬上大學生中選拔人才苗子。1943年5月,前往滬江、圣約翰、大同、震旦、復旦、之江等大學張貼布告,采取半工半讀形式招收一批“工讀生”。前來試的有70多名大學生,經(jīng)考試錄取36名。工讀生每天下午%時開始培訓,課程設旅館理論、服務規(guī)程、餐務常識和侍應實習。晚上10時下班。一個月試下來,工讀生制度取得良好開端。這批大學學歷侍應生,將國際飯店整體服務素質(zhì)又提高了一個檔次。盡管此事曾在上海各界掀起波瀾,各大報刊競相討論,《大學周報》記載更為詳盡,毀譽參半。但飯店高層咬定青山不放松,最終確實收到滿意效果。能堅持到底的工讀生均受到經(jīng)理室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