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長得不好看真的不想繼續(xù)溝通。我們做頁面也是這個道理,視覺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但客觀來講人們喜好不同、審美不一,很難達到統(tǒng)一標準。所以APP在視覺上也有很多風格,這些風格或因技術革新,或因審美疲勞也在不停的改變。今天我們來漲姿勢,看看移動端UI設計的顏值風格進化。
談到風格不得不說的就是“擬物”和“扁平”,“擬物”和“扁平”之爭在設計界也是經(jīng)久不衰的話題,有人說“科技引領設計”、還有人說“風水輪流轉””,而站在產(chǎn)品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話,擬物降低人們的學習成本,而扁平是擬物的一種形態(tài),從擬物到扁平是一種不可逆的進化過程
錘子和諾基亞是典型風格的代表
擬物培養(yǎng)了人們對于圖形的識別和使用習慣,掃清了認知障礙之后扁平化才能發(fā)揮他概括圖形的能力,不但如此,扁平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隨著移動端應用的爆發(fā)式增長,在品牌延展性和跨平臺的適應性上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Instagram logo
我們先看到這里,今天的話題并不是討論“擬物”和“扁平”孰輕孰重,在這兩種風格較勁的時候悄悄的衍生出了一波介于兩者之間的風格。其中MaterialDesign最被設計師廣泛認可,在細節(jié)上MaterialDesign并沒有反對高光、陰影、紋理,換言之它并不反對立體感,不過,它也不能歸類為擬物化設計,畢竟它用的圖案、形狀并不是對現(xiàn)實實體的模擬,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以色彩、圖案、形狀進行視覺信息上的劃分。更重要的是這種質感設計與之匹配的動畫效果受到廣大用戶的喜愛。

Material Design
谷歌的MaterialDesign雖然很適合移動端,但因為墻的存在限制了國內的發(fā)展,而iOS的大而簡風格開始越來越被人們接受。
iOS10
“大而簡、簡而精”可以說是iOS現(xiàn)在的定位,但其實這種設計已在各大設計網(wǎng)站盛行多時,早期我們稱作“內容為王”,其實這樣的定位也與移動界面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隨著移動端爆發(fā)式增長,UI設計師與日俱增,界面與產(chǎn)品的概念也隨著逐漸提升,設計師從一開始專注圖形到越來越重視以用戶為中心的UCD
用戶體驗最終決定了界面形式直接呈現(xiàn)內容,減去不必要的色彩與分割,加大標題的集差關系,這種設計在雖然乍一看有點突兀,甚至有點像老年機,但我們可以從這種進化看到設計師越來越關注用戶體驗,但是關于體驗沒有標準答案,用戶的標準也在不斷提升,做為設計師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嘗試更多可能才能走在用戶之前引導用戶,得到最佳的體驗。
UI設計:http://www.uko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