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近兩千年的佛教發(fā)展歷程,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chǎn)。相傳佛教于公元1世紀傳入峨眉山,漢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廟,峨眉山作為普賢菩薩的道場,主要崇奉普賢大士,相信峨眉是普賢菩薩顯靈和講經(jīng)說法之所。峨眉山千姿百態(tài),以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zhì)地貌而著稱于世,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正是這神奇獨特的自然山色,一經(jīng)與佛教文化的結(jié)合,便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峨眉山佛教文化。

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4年3月21日發(fā)行中國佛教圣地(峨眉山)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幣3枚,銀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面額最高的為1公斤圓形金質(zhì)紀念幣。該紀念幣為精制幣,含純金1公斤,直徑90毫米,面額10000元,成色99.9%,最大發(fā)行量200枚。紀念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萬年寺普賢菩薩造像,襯以祥云紋飾組合設計,并刊“峨眉山·普賢菩薩”字樣及面額。
1公斤金幣背面的圖案源于峨眉山萬年寺普賢騎象銅像,是寺內(nèi)最珍貴的一件文物,全像通高7.35米,普賢及蓮臺高4.05米,所騎白象高3.3米,重62噸,是萬年寺鎮(zhèn)寺之寶,也是峨眉山鎮(zhèn)山之寶。幣面取45°角度近景再造普賢騎像圖,比較真實完整地塑造了普賢菩薩和坐騎栩栩如生的姿態(tài)。 金幣上普賢菩薩頭戴五佛金冠,頭向左微斜,雙眉清秀彎曲,兩眼含神平視,鼻小口端,腮部豐滿,兩耳佩環(huán),頸戴項圈,胸垂珠飾。上身垂直端坐,身著披肩,環(huán)系彩帶,胸部半露。雙腿盤曲,坐在蓮花寶座之上,莊重之間,又顯自然。雙臂彎曲,手執(zhí)如意一只。菩薩身后佛光環(huán)繞,祥云裊裊。蓮花寶座下,一頭白色大象,俯首貼耳,目光下視。鼻低垂,六只長牙外伸,四蹄平站于四朵蓮花之上。普賢菩薩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儼然一位貴婦,雍容華貴,典雅端莊。
普賢菩薩以“賢”著稱,強調(diào)心起愿行,身、口、意悉皆平等,代表了佛法的一切理德與定德。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說,我們也許達不到菩薩及佛的境界,但我們卻可以做到菩薩及佛所倡導的意行。從這方面來說,此枚中國佛教圣地(峨眉山)圓形金質(zhì)紀念幣所表達的就更具有新世紀、新時代的積極意義了。
據(jù)悉,峨眉山金銀紀念幣在天津和平區(qū)多倫道50號頤高廣場底商5號中國金幣特許經(jīng)銷商天津富泉金銀飾品銷售有限公司正在限量發(fā)售,咨詢電話:022-23259917或23263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