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下午,“第二期金融CIO論壇”在北京大學中關新園如期舉行,本次研討主題為:金融大數據。近20位來自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yè)的CIO們參加了本次論壇的研討和交流。本活動由北京大學信息化與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辦,中國新一代IT產業(yè)聯盟協辦,CIO時代網承辦。

中國建設銀行信息管理部副總經理、第二期金融CIO論壇輪值主席 林磊明
本次活動由中國建設銀行信息管理部副總經理、第二期金融CIO論壇輪值主席林磊明主持,他提到:大數據對于金融行業(yè)來說正當其時,如何將現有的基礎數據與基于互聯網產生的非結構化數據有效融合,如何統一信息,最終為風險管理服務、為客戶服務,提升產品響應速度與客戶滿意度是金融行業(yè)面臨的問題,希望通過這樣的深度交流活動能夠有所啟示。

中國工商銀行信息科技部副總經理 張艷
中國工商銀行信息科技部副總經理張艷在本次活動上與在座的各位嘉賓分享了題為《商業(yè)銀行大數據應用探討》的主題演講,她在分享中提到:目前銀行數據越來越多樣化,外部數據日益豐富,在數據治理方面主要圍繞數據模型、數據標準、數據集成、數據生命周期的管理、數據質量管理五個方面開展。目前已經形成以數據倉庫建設為代表的結構化數據管理和應用,以信息庫建設為代表的非結構化數據管理和應用,并建設了全行數據分析師和專業(yè)分析師隊伍。緊接著她從客戶服務、風險防控、經營管理和監(jiān)測分析等方面的大數據具體應用進行了分析闡述。未來的大數據體系希望做到更“全面”、更“快速”、更有“價值”。

日志易創(chuàng)辦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 陳軍
日志易創(chuàng)辦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陳軍的分享主題為《IT運維分析與海量日志處理》,他的分享主要圍繞如何運用大數據分析提升IT運維效率展開,他提到: Gartner估計到2017年只有15%的全球大企業(yè)才會積極使用ITOA。ITOA把大數據技術用在IT運維產生的數據上面,其中數據源成為該技術的關鍵問題。他分析比較了機器數據、通信數據、代理數據、探針數據四大數據來源的優(yōu)劣,其中日志(行為日志、網絡日志、交易日志、應用和系統日志)作為重要的數據資產,包含大量的寶貴信息。緊接著他分析了日志的應用場景以及從過去到現在的發(fā)展變化,目前已經可以實現日志實時搜索分析。最后,他與大家分享了日志數據分析在金融行業(yè)應用的幾個案例。

數美時代CTO 梁堃
數美時代CTO梁堃在本次活動上分享了題為《機器學習與金融風險管控》的主題演講,他主要分享了機器學習的分類以及其在金融管控中的應用方法。他首先提到金融業(yè)本身的高速發(fā)展以及互聯化,都讓金融行業(yè)的風險管理變得愈發(fā)重要,金融風險管控的目標主要分為兩類:安心、便捷。但是金融業(yè)內部復雜度、交易多樣化以及欺詐技術的不斷提高使得風險管控面臨很大挑戰(zhàn)。緊接著他分析了機器學習的相關概念與簡介,他提到機器學習是一種構造復雜系統(算法)的方法。同時他詳細為大家介紹了機器學習在金融風險管理的兩個典型應用:交易風險檢測、信貸風險管理。最后他分享了機器學習的實施步驟的三大階段:基于規(guī)則、基于機器學習+規(guī)則、長期改進階段。

討論環(huán)節(jié)
主題分享結束之后,進入本次活動的對話討論環(huán)節(jié),本次的討論主題為:各金融企業(yè)大數據應用的經驗、金融企業(yè)大數據應用的未來之路。北大信息化與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秘書長姚樂先生主持對話研討,百度開放云副總經理謝廣軍與京東商城高級技術總監(jiān)、京東供應鏈大數據技術負責人于永利作為特邀嘉賓也參與了本次的對話討論,與現場的各位金融行業(yè)CIO共同分享探討。在場的各位嘉賓分別談了自己對于兩個主題的理解與認識,并從自身企業(yè)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分享經驗與提出問題。
在大家的意猶未盡的探討中,“第二期金融CIO論壇”圓滿結束,各位嘉賓就大數據在金融行業(yè)的應用給出了很多寶貴意見與建議,同時也提出了很多針對性的難題,希望通過未來的進一步應用與探索,能夠打破挑戰(zhàn),促進金融行業(yè)更快更好的發(fā)展。 |